11-RAID
定义
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
基本思想
将多个独立操作的磁盘组织成磁盘阵列,以增加容量
数据存储在多个盘体上,并行工作提高数据传输率
采用数据冗余进行错误恢复
特性
一组物理磁盘驱动器,被视为单个逻辑驱动器
数据分布在多个物理磁盘上
冗余磁盘用于校验并恢复信息
分类
0
非冗余
条带化
最低
很高
很高
1
镜像
镜像
比2,3,4,5高,比6低
读:比单盘高 写:类似
读:2倍 写:类似
2
海明码冗余
并行存取
高
最高
单盘2倍
3
位交错奇偶校验
并行存取
高
最高
单盘2倍
4
块交错奇偶校验
独立存取
高
读:RAID0 写:低于单盘
读:RAID0 写:显著低于单盘
5
块交错分布式奇偶校验
独立存取
高
读:RAID0 写:低于单盘
读:RAID0 写:显著低于单盘
6
块交错分布式奇偶校验
独立存取
最高
读:RAID0 写:低于RAID 5
读:RAID0 写:低于RAID 5
RAID 0
特点
数据以条带的形式在可用的磁盘上分布
不采用冗余来改善性能(非RAID)
用途(与单个大容量磁盘相比)
高速度传输率
高速响应I/O请求:两个I/O请求所需要的数据块可能在不同的磁盘上

RAID 1
特点
采用了数据条带
采用简单地备份所有数据的方法来实现冗余
访问
读:可选择寻道时间较小的(RAID 0的两倍)
写:并行更新2个条带,受限于写入慢的磁盘(不比RAID 0好多少)
优点
高速响应请求:1个数据块可由2块盘各自响应
恢复简单,单个磁盘损坏不会影响数据访问
缺点:贵
用途:系统软件、数据、关键文件

RAID 01 & RAID 10
RAID 01:先0(条带化)后1(镜像)
RAID 10:先1(镜像)后0(条带化)
传输率、磁盘利用率:无差别
容错率:RAID 01更弱(如果RAID 0 时磁盘就坏了,那RAID 1就没有意义了,因为生成的镜像全是坏镜像)

RAID 2
特点
并行存取:每个I/O请求由所有磁盘同时响应
驱动器轴同步旋转,磁头始终位于同一位置
数据条带小,只有1字节/1字
纠错:同一条带计算海明码,储存在校验盘的对应位置
访问
读:获取数据+校验码
写:写入所有数据+校验盘
缺点
冗余盘多 价格贵
适用于多磁盘易出错环境,对单磁盘已具备高可靠性的情况无意义
RAID 3
特点
并行存取
驱动器轴同步旋转,磁头始终位于同一位置
数据条带小
纠错:奇偶校验
优点:数据传输率高(尤其是大I/O请求)
缺点:一次只能执行一个I/O请求
RAID 4
能并行处理I/O请求的是独立存取而非并行存取

特点
独立存取:每个磁盘操作独立,并行处理各I/O请求
数据条带大
校验:以数据条带为单位进行奇偶校验,校验位存在校验盘的对应条带
缺点:瓶颈
写损失:小I/O请求需要读2次(原数据 原校验位) 写2次(新数据 新校验位)
大I/O更新所有磁盘没有写损失:老数据全都不复存在,只需异或新数据位
负载不均衡:所有操作都涉及唯一的奇偶校验盘,成为瓶颈
RAID 5

基于RAID 4
在所有磁盘上分布了奇偶校验条带:负载均衡
访问仍需2读2写
RAID 50

先5后0
同一组最多坏1块
目的:提高性能(牺牲利用率)
RAID 6
采用两种不同的校验码,分开存在2块盘
优点:提升数据可用性,最多坏2块
确定:校验数据更多,较RAID5写损失更大
最后更新于